高校知识产权建设专题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2年12月7日,由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和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高校知识产权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会议室举行。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倪争技、南京理工大学王小绪教授,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近20所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出席了会议,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蒋皓主持会议。
倪争技院长致欢迎词,他感谢各位高校代表参会,指出了目前阻碍高校知识产权应用、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信息不畅、科研与企业需求脱钩、缺乏高质量创新源头评估、体制机制受限、市场化能力不够、缺乏闭环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平台等六大原因。张江研究院将配合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协同各类市场化创新资源,共同推进“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的建设工作,探索形成具有上海高校特色的综合型知识产权运营新模式。
王小绪教授就“盘活高校创新资源,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互联网+知识产权大数据挖掘的技术转移赋能生态探索”进行了主题发言。王教授结合20多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融合高校科创资源、产品赋能生态、市场合作网络打造技术转移生态架构,以及基于科创大数据的互联网生产力工具产品生态的校企对接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汇集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等众多大数据资源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信息化平台,并现场演示了中高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SaaS版)的实时查询、数据分析等功能。该平台可为高校提供赋能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在讨论环节中,参会代表结合高校知识产权运营过程中碰到的实际情况纷纷进行了发言,就专业领域的高价值专利池如何规划与组建、高校专利如何有效推向市场、平台可提供的后续服务等进行了热烈讨论。王小绪教授根据大家的提问,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建设性意见。
陆震主任作了总结发言,指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企业家精神,以进取、创新姿态,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用新型的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通过有组织的管理,探索新型组织体制;高校要结合自身知识产权运营的短板,充分利用用各类技术转移平台,通过资源交换,资源共享,各取所需弥补缺失,实现互利共赢。
请 登录 后参与讨论
评论
电子和光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是影响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建...
详情>>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赵东元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新型有序、光电功能介孔材料超组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2月,相关...
详情>>净水装置,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了。但对于一般非专业人士来说,引起关注和兴趣的,往往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商品宣传画。在这一点上,歪果仁比较强。其中的科学原理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