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增进长三角地区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2022年9月14日,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率上海部分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代表赴浙江嘉兴进行学习交流。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中国南湖青创城、上海大学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浙江恒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进行了座谈交流。
上海大学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施利毅教授重点介绍了上大嘉兴研究院成立背景与组织架构,创新平台建设,以及聚焦先进功能材料、生态环保、光电信息、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领域研发与转化情况,分享了研发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的成功案例。
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倪争技院长介绍了张江研究院的基本情况、服务内容、协同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方面取得成效。他指出,建立技术转移利益共同体是促进高校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有效途径,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是技术转移实践的产物,通过强强联手,协同合作,发挥最大效能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倪争技院长介绍了由张江研究院、上理工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上海飞时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建“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的建设背景、筹建情况和服务功能。他指出,实验室将结合市场新需求,导入新技术与新资源,形成新赛道。
嘉兴科技城南湖高新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琴英重点介绍了科技城功能定位、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大硅片、集成电路、微电子产业在嘉兴发展情况,并针对三大产业发展需求,希望与张江研究院、上海高校在科技、人才方面深化合作,协同发展。
在上海海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徐允连、上海理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付莹莹、上海交大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郭作鹏、同济技术转移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智等见证下,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上海大学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嘉兴科技城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将聚焦国家战略及新兴产业重大需求,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工作。
9月15日,在倪院长带领下,代表团一行赴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参观学习,科技园总经理许昱捷介绍了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历程,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分享了用足用好地方科技政策的经验,并提出了与张江研究院合作的愿望。下一步张江研究院将加强与交大嘉兴科技园的联系,根据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在人工智能、新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深化合作。
上海大学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由嘉兴市人民政府、上海大学、南湖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落户在嘉兴科技城,是一个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多位一体的双创平台。上大嘉兴研究院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多学科交叉及技术转移优势,集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主要在先进功能材料、生态环保、光电信息、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经过几年实践,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基地。
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由上海交通大学和嘉兴市政府共同建设,落户于嘉兴秀洲区。近年来,园区充分发挥上海交大雄厚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紧密结合秀洲国家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创建了“秀洲慧谷L.A孵化器”、“慧谷中欧创客汇”等平台,将优秀人才、科研和项目向园区企业辐射,形成了“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为秀洲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供了科技力量。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方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海大学嘉兴新兴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嘉兴科技园在“校地合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学习。张江研究院将加强与嘉兴的联系,聚焦嘉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促进科技需求与高质量发展高效对接。
请 登录 后参与讨论
评论
电子和光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是影响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建...
详情>>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赵东元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新型有序、光电功能介孔材料超组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2月,相关...
详情>>净水装置,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了。但对于一般非专业人士来说,引起关注和兴趣的,往往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商品宣传画。在这一点上,歪果仁比较强。其中的科学原理很...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