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与上海大学技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为深入贯彻科技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探索在大型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趋势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工程化能力。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上海国家技术转移联盟,于8月24日下午在智慧坊产业园举办了“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与上海大学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倪争技主持,特邀上海大学纳米中心主任施利毅教授、技术转移中心李文荣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施鹰教授、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李明教授和理学院孙丽宁教授等专家参会并进行技术交流。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入驻企业代表苏州飞时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欣、苏州慧利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森、苏州瑞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新军、上海如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娟等参加本次会议。



倪争技院长详细介绍了由飞时曼、上理工(国家光学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张江研究院三方共建的“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建设背景、筹建情况和服务功能。上海微纳检测实验室将在院士团队引领下,依托企业为建设主体,结合市场新需求,通过研究院提供协同服务的方式导入新技术与新资源,形成新赛道。目前,实验室现已形成模块化的应用场景,可为科研生产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并提供检测手段。苏州飞时曼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欣致辞,对上海大学各位专家和相关入驻企业代表前来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专家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提升国产化科学仪器在行业内的地位。



在入驻企业代表陪同下,高校专家参观了实验室并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概况,入驻企业工程师在现场进行了部分微纳米检测仪器、生命科学仪器的演示操作,介绍了国产化微纳检测仪器具有灵活度高(可定制)、售后服务便捷、服务延伸功能强等优势。




与会专家在听取了入驻企业的发言后,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就微纳检测设备的应用技术研究及应用场景创新开发建言献策。施利毅教授建议高端仪器发展要与科研结合;不同平台间可开展交叉合作;不断开发应用场景,引领国产仪器创新。李文荣主任提出可通过参与行业相关标准的制订,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认可度。施鹰教授表示可通过与大型检测机构进行战略合作,打造示范应用实验室。李明教授分享了近年来高校教学的改进情况与检测工具推广途径;孙丽宁教授介绍了多种如何关于学术界开展交流的渠道。



为加快推进国产化检测检验仪器的“进口替代”进程,研究院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提供优质的国产化高端仪器,将持续为高校院所产学研科研提升、产品技术迭代、知识产权共享、企业品牌塑造与推广等做好协同服务;围绕微纳检测的市场需求,探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专家委员会,集聚行业专家和创新人才,通过实训等形式与高校紧密合作,开展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与引进、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工作;结合产学研各方需求,探索打造开放型公共实验室,做好科研资源协同体系创新服务。通过推进实验室建设,形成新工科、新产业、新需求、新发展,为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创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支撑服务,降低创新创业的科研成本,助力相关产业领域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




参与讨论

登录 后参与讨论

TA的评论

评论

热门标签

  • 石墨烯
  • 技术经理人;国际化;培训
  • 强磁性
  • 碳纳米
  • 边缘量子阱
  • 非结构蛋白1
  • 寨卡
  • 病毒
  • 植物恢复基因
  • 雄性不育

热度资讯

上海大学石墨烯基薄膜散热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电子和光子器件的散热问题是影响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建...

详情>>
2016年05月17日 17:20
赵东元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光电介孔材料超组装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2011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赵东元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新型有序、光电功能介孔材料超组装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2月,相关...

详情>>
2016年05月17日 15:58
梯度微结构的净水膜制成新一代“过滤纸”

净水装置,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了。但对于一般非专业人士来说,引起关注和兴趣的,往往是一幅一目了然的商品宣传画。在这一点上,歪果仁比较强。其中的科学原理很...

详情>>
2016年05月17日 15:55
发表评论
取消 确定